橫琴島,位於祖國的南海前哨,與澳門僅一水之隔。
  50年前被國防部授予“南海前哨鋼八連”榮譽稱號的廣州軍區珠海警備區海防八連,就駐守在這裡。
  50年滄桑巨變,八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潮聲和“一國兩制”的時代鼓點闊步前行,他們始終發揚“艱苦奮鬥、拒腐防變”精神,始終保持“鋼”的本色,成為文明之師、威武之師。先後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先進單位、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,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,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,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、二等功2次。
  俗話說“好鋼也會生鏽”,而“鋼八連”何以歷經50年風雨洗禮,依舊本色不改、永不捲刃?
  鑄牢“鋼之魂”——
  永遠聽黨話 鐵心跟黨走
  “鋼八連”鋼在哪?
  記者在八連採訪時,聽到最多的回答是:永遠聽黨話,鐵心跟黨走。
  指導員何東明告訴記者,在八連,聽黨指揮已融入所有官兵的靈魂。
  “說一千道一萬,就是黨怎麼說就怎麼乾!”連隊理論骨幹楊銘是個大學生兵,剛下連隊時的一件事讓他至今記憶猶新。
  去年5月,楊銘按班長的要求學習連隊的老傳統——完成扎掃把的任務,可他覺得這是浪費時間,毫無意義。便利用外出的機會到駐地百貨商店花錢買回10把塑料掃把。結果受到班長的批評。
  時任指導員崔成賢把楊銘帶到連史館,一邊講連史,一邊說:“聽黨指揮是不講價錢的,革命戰爭年代,聽黨指揮是敢於闖槍林彈雨;和平時期,聽黨指揮就是要不折不扣落實好上級交給的每一項任務。班長交給你的任務,首先就是要毫不含糊地執行,決不能搞變通。”
  楊銘告訴記者,通過學習連史,讓他明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八連官兵不撿敵特從海上漂來的生活用品,是聽黨指揮;改革開放後,連隊不用便利條件倒賣商品,是聽黨指揮;新時期,每名官兵從細微之處落實好黨的號召和部隊命令,還是聽黨指揮。
  在八連,聽黨指揮的底氣從哪裡來?那就是人人學理論。
  “煤油燈下學毛選”,是連隊歷屆黨支部代代相傳的好傳統。記者瞭解到,連隊官兵堅持每天學一個基本觀點、每半月開一次理論班會、每月搞一次體會交流、每季辦一次思想辯論、每年評一次“理論學習之星”的“五個一”活動雷打不動,黨的創新理論已成為官兵行動指南。
  砥礪“鋼之鋒”——
  聚焦打勝仗 鋼刀不捲刃
  去年深秋的一個夜晚,天未破曉。
  “鋼八連”一門門隱藏在海島洞庫的火炮嚴陣以待,蓄勢待發,一場海防炮兵精準射擊演練即將拉開帷幕。然而,此時海面突然颳起大風,並下起了暴雨,靶標在波峰浪谷間時隱時現、忽高忽低,而打擊又必須在無照明的條件下進行,連隊能完成任務嗎?
  “是否需要推遲時間,等條件好點時再進行射擊?”一個徵詢電話打到了連指揮所。
  “就算下刀子,我們也保證完成任務!”在連長劉雙鳳的冷靜指揮下,官兵頂著風雨,憑著平時摸索練就的惡劣條件下夜間射擊要領,緊張有序地裝填、瞄準、擊發,隨著火炮轟鳴,一處處靶標被炸開了花……全連火炮打出了命中率100%的好成績,炮兵火力打擊實現了由過去炮火覆蓋式向精準點穴式嬗變。
  近年來,隨著部隊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,連隊及時圍繞“強軍靠什麼,連隊乾什麼”展開大討論,引導大家樹立信息主導、體系制勝等新理念,專門制定了信息化學習規劃,開辦“信息化知識大講堂”和計算機培訓班,為每個班訂閱計算機刊物,持續掀起“學信息化、鑽信息化、用信息化”的熱潮。
  2009年,上級為海防部隊配備了某型炮兵營連射擊指揮系統、某型對海偵察校射雷達等新裝備,八連主動請纓攬下了試點先訓任務。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,八連成為第一個在警備區編出教學教案、掌握技術要領、建起射擊數據庫,第一個加裝集成運用、單裝形成戰鬥力,實現了從口傳手標到網絡操作、從目測定點到雷達定位的突破。在當年省軍區炮兵實彈射擊中,連隊將射擊操作時間壓縮到傳統方法的1/3,取得運動目標首發命中、動蕩目標12發全中的優異成績,編寫的某型對海偵察校射雷達操作規範還在廣州軍區推廣運用。
  (原標題:【時代先鋒】鋼澆鐵鑄五十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54okbv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